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 吉林省科普创作网(www.jlkpzjw.org.cn)

广告位 728*90
广告位 1200*90
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重要消息 >

第三十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日前揭晓——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曹景常获奖

时间:2021-12-04 14:12|来源:未知|编辑:王明玉|点击:
    第三十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日前揭晓,吉林省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曹景常的长篇历史散文《阅读张之洞》获本次评选单篇散文类优秀作品奖。由中国文化报社、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东丽杯”群众文学评奖活动,是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至今已连续举办30届,其评奖规则采取小说、散文、诗歌三年一轮回制,每年只进行单项评奖。散文奖以文学大师孙犁的名字命名。这是曹景常继2015年获得第二十五届东丽杯鲁藜诗歌奖二等奖之后,又一次在东丽杯的文学评选中获奖。
 
    附:曹景常获奖散文《阅读张之洞》
 
阅读张之洞
 
 
    阅读张之洞,是一个充满振奋、充满激情的过程;阅读张之洞,无疑是对晚清中兴史的重温和巡礼;阅读张之洞,就会更加懂得读书人真正的人生目标和使命;阅读张之洞,也就明白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才子,怎样才能跳出吟风弄月、怀古伤今的文学青年式的“小我”,实现华丽转身,嬗变为满眼天下苍生、心怀家国天下的国之栋梁,成就“大我”的人生境界。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对于每一个读书人而言,可以说是闪光的一生,足以让每一位读书人艳羡。且不说,他日后成长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只说他的科场之路和仕途之旅,就足以让人赞叹不已了。“咸丰二年(1852年),年仅十六岁的张之洞,就高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张之洞年仅二十七岁,就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之后,他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想想看,这样顺风顺水的一路升上去,没有过人的才能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每一个官场的台阶,都不是为平庸者准备的。
张之洞的才华,不管是文笔才气,还是治国理政,抑或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推动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张之洞的历史贡献,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他所倡导和力推的“洋务运动”以及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张之洞,这个名字在我记忆中,始终闪烁着耀眼而亲切的光芒。我对张之洞先生的认知,首先是来自乡村野老带有神秘色彩的口口相传。
而我那读过两年私塾、后因战乱和时代变迁而没能成为读书人的父亲,最终虽然成为了一名手艺精湛的乡村铁匠,更是对家乡读书人的楷模——张之洞和他的堂兄张之万,充满了崇敬。总是用那些先贤楷模的故事来激励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希望在我们身上能完成他自己没有读成书的愿望。而在家乡的读书人楷模当中,父亲说的最多的,就是南皮的张之洞。
张之洞的祖籍河北省南皮县,和我的老家东光县是邻县。于是,父亲总是把南皮的张之洞当做我们的老乡。他说,东光和南皮两县曾经合在一起过,即使分开时,也是不分彼此的。为了证实两县的亲近,也为证实张之洞的确是我们的家乡骄傲,父亲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民间笑话:
    说是我老家所在县的某个村子,为南皮与东光的县界的分界线所在地,据说所谓两县之界是以一条无名乡路为标志,那条乡路逶迤向东南而来,绕村而过蜿蜒远去。若以北来乡路取直测量,该村一户人家两间民居正好建在这条乡路的正中间,如果那乡路直线而来,恰巧就从这家农户的土炕中间穿过,可以说是一炕横两县了。话说这一日,这户人家的妻子问当家的:“明天有什么安排?”男人随口道:“明天啊,我要去南皮。”妻子以为丈夫明天要去南皮县城赶大集,第二天特意起个大早,着手准备起来。不仅仅从箱底翻出丈夫过年或者外出时才穿的像点样的衣裳,而还烙了一摞子白面大饼,炒了一盘子鸡蛋。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赶上麦秋这样的重要日子才做得上等伙食,素常日子谁家也舍不得吃的。丈夫早晨起来一看,嗬,今天伙食怎么这么好啊,也别客气了,做到桌上大吃起来。吃饱喝得了,又坐在炕头抽袋烟。这时收拾完碗筷桌子的妻子催道:“你不是要去南皮吗?天不早了,早点走吧。”丈夫一听傻眼了,昨天本是随口一说,哪知妻子竟当真了。没事去南皮干嘛啊?可是白面饼和炒鸡蛋都吃了,怎么办呢?他眼珠一转:“有了。”随后他撂下烟袋,就躺在了炕头,嘴里说着“我去南皮喽”,“轱辘”一下子就滚到了炕梢……最后还念念有词:“到南皮喽!”可不是吗?如真要是按照县界划分法,炕梢可不就真属于南皮吗?妻子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顺手抄起笤帚疙瘩:“好啊,你糊弄我好吃好喝啊,你把大饼鸡蛋给我吐出来!”丈夫翻身下炕“噌”的一下蹿出门去:“我真去南皮啦!没糊弄你啊!”
    这个说不清年代、道不明白真假的民间小笑话,一直在我家乡流传着,虽然反应了本土乡民淳朴中的那带有一丝丝狡黠的民间智慧,主要还是说明了东光和南皮两县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父亲还说,张之洞出生在贵州;而据我家族老辈人讲,我们家族本为曹操后人,后来辗转到贵州一带,于明朝永乐年间,从贵州集聚到山东即墨县的大槐树底下,后来移居到河北东光县定居,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三代。这样一来,感觉和张之洞又多了一重乡情之谊,情感上似乎更近了。
    就因为我的家乡东光县和张之洞的家乡南皮县有着这样扯不断的地缘。因此,我家乡的那些乡贤前辈们,也总是把张之洞说成我们的老乡,尤其是我的父亲,更是强调和张之洞是贵州和河北的双重老乡,目的就是像借着张之洞这个双重老乡的出色,激励自己子女勤学上进、踏实做事。
    在那些乡村野老的讲述中,张之洞这个名字总是被笼罩在一个神秘的氛围中。他们说张之洞乃天上灵猴临凡转世,不仅聪慧过人,而且精力旺盛,日夜颠倒——白天睡大觉,夜里干公务,其双目夜里也熠熠闪光,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因此,在家乡人们亲切地称张之洞为“猴帅”。大家都说,正因为有着前世的灵猴基因,因此少年张之洞不仅聪慧无比,且精力极为旺盛,虽然从小就过目不忘出口成诗、下笔成文,但总是读书通宵达旦非常用功,十一二岁,就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天才神童。
    “你们这些小孩子啊,人家‘猴帅’那可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啊,还那么通宵达旦地读书用功,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还这么顽皮,一点不知道用功,长大了能干成什么事啊!”在老辈人带有勉励成分、且有着一定神秘色彩的讲述中,我认识了一个才气逼人、风流倜傥的少年才子张之洞,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让我羡慕得不得了——读书当学张之洞,风流倜傥走人生。
    想想看啊,张之洞13岁即考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高中探花。对于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弟而言,还有什么能比“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个美好梦想,更让我们心动的呢?而张之洞这样的少年天才、青年才俊的出现,可不是乡村野老教育我们这些乡村读书郎的最好教材吗?
    当然,乡村野老们的讲述,总是带着考张和神化的色彩。
    我记得,曾读过两年私塾的父亲,就曾给我讲过一个“张之洞喝退状元旗”的故事。
    说有一年,正是朝廷大比之年,各地举子纷纷进京赶考。这一天南皮城外来了一伙江南举子,他们一个个趾高气扬、傲气十足不说,竟然还打出了状元旗,看来对本科状元是势在必得了。最让人气愤的是,这一路他们还打出了一副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意思是江南山清水秀多出才子;很明显就是在向北方的举子示威,就差没说北方穷山恶水出刁民了。正在南皮老家刻苦攻读的张之洞得知此消息,微微一笑放下书,与南皮一众文友,出城观看。到了城外一看,果然:这一伙江南举子高打状元旗,那副对联高挑,人人脸上洋洋自得,目中尽是轻蔑神态。张之洞张口就对出了下联:河北一天一地一圣人。这里的河北当然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北省,而是指黄河以北的北方了。下联一出,那群打着状元旗的江南举子面面相觑、集体失语。
    而少年气盛的张之洞,乘胜追击地提出,也要出一题让对方来答。只见张之洞一挥手,就有人抬来一箩筐米糠,又从书童手里接过一支皮鞭插在米糠,然后说:“看好,马上出题了。”说完,就将皮鞭轻轻地从米糠中提起来,“好了,你们答题吧。”对面的江南才子又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如何作答。张之洞冷笑一声:“亏你们还敢说千山千水千才子?连最简单的开蒙之书都没读熟,还敢打出状元旗。”“什么这是哪部开蒙之书的诗句?”“百家姓。”“百家姓中哪一句?”“皮卞齐康(皮鞭起糠)。”大家一听,可不是吗?眼前之景看不就是“皮卞齐康(皮鞭起糠)” 吗?张之洞继而又说:读书之人最怕的是目中无人,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未进科场竟敢打出状元旗,也忒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了。”一众江南举子,顿时满脸羞惭,悄然卷起那副对联和状元旗,绕城而过——连南皮城都没好意思进。
    上面的这个故事,当然是民间传说,在我的家乡东光县也流传甚广,而其内容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人们对张之洞的敬仰之情——什么光彩的事,都喜欢往他身上安。由此可见,人们对张之洞的才思敏捷和才华横溢,是早就敬慕有加了。
    据我老家村子的一位老学究说,张之洞非常精于对联。后来广为流传的“无情对”,就是张之洞首创。为证实这一点,老学究也讲了一个故事,虽然是传说,但也有鼻有眼的,就像真的一样,非常有趣。
    说,这一天张之洞与京师一群文人在陶然亭开怀畅饮。筵席中,大家为助酒兴,互对对联。其中一人出一上联:
    树已千寻难纵斧。
    张之洞微笑作答:
    果然一点不相干。
    大家稍微一愣,随即都击掌称妙!
    不得不说,这下联与上联之间确实是风马牛不相及,“果然一点不相干”,但细细品味,却与上联放到一起,极为工整。“树”对“果”,乃物名;“千寻”对“一点”,都是量词,古八尺为寻;“斧”对“干”,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可谓字字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确实“无情”,细细品味,出人意表。
 
 
    从张之洞存世的大量诗作中,可以看出这位倡导“中体西用”的晚清重臣为人处世的另一面。在其繁忙的政务之暇,借诗歌创作吟咏志趣,渲泄情感,坦露心曲,寄托思绪,展现了他实实在在的真情至性。
    张之洞的诗歌成就,清末和民国年间的评论家大多都给予肯定。在徐世昌的《晚晴簃诗汇》中收录了他的诗七十余首,评价他的诗为“皆黄钟大吕之音,无一生涩纤秾、枯瘦寒俭之气”。陈衍的《近代诗钞》中收录了一百二十余首,称赏他的诗为“古体才力雄富,今体士马精研,以发挥其名论特识”。在汪国垣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中,张之洞被点为“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居马军五虎将的重要地位。”赞语为“指挥若定,清真雅正。”
    在我中学时代,懵懂地阅读张之洞,多受家乡父老带有传奇色彩讲述的影响——香公是一位千载难遇的一位神童、才子,什么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下笔通神……等等不一而足,凡是形容神童的美好词汇,都被老一辈们毫不吝啬给加在张之洞的身上。于是,在我眼中,张之洞是千古难遇的大才子。因此,我刚开始喜欢文学,满脑子弥漫的都是风花雪月和才子佳人梦。当时,对香公早期诗词作品中的描写风花雪月绝妙语句,感觉好的不得了。逐渐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发现香公身上最耀眼的光芒,不是诗词歌赋的超人才气,而是他浓郁的家国情怀。更让人动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每一个读书人要奋斗的境界,可惜真正做到的非常少,但张之洞就做到了。
    在张之洞的诗中,有着大量忧国感叹之作。如早期的《癸丑七月畿辅淫雨十日顺天天津保定河间正定深冀方二千里间大水无际自通州乘舟至束鹿》“绮绣周原变水乡,误看秫稻作菰蒋。泽鸿休怨无安所,且限南来丑虏狂。”这首诗先是对冀津一带的水灾进行描述,接着又写对太平军扰河北的忧虑,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怜悯之心以及他强烈的忧国意识。尤其在他中晚年官高权重时,很多作品更是显现出他为国之重臣的诗人风格。如晚年诗句:“故人宿草已三秋,汉江孤臣亦白头。我有倾河注海泪,顽山无语送寒流。”在晚清处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刻,他纵有“倾河注海泪”,怎奈“无语顽山”何?只堪作个孤守汉江的白头翁罢了。
    至于济世为民,张之洞更是身体力行、踏实干事,凭借一介书生之身,力扛天下重鼎——从同治六年(1867年)起,张之洞先后担任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学官,后又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一生致力办教育、做实业、练新军,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重要创始人,曾创办汉阳铁厂、枪炮厂,开矿务局,广修铁路,其中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官办钢铁企业。他凭借着忠正、勤勉、识才、善任,最终成为了清末的中枢重臣。
    而张之洞的品行操守及为官之清廉,更是有口皆碑。他不仅以身作则,保持清廉,还要求各级官员不要接受属吏的馈赠。这样,“于陋规少一分沾润,自必于公事少一分通融”,做到公事公办,不徇私情。在无官不贪、无吏不肥的晚清官场,张之洞这样清正廉洁的官员,可谓凤毛麟角。当时,湖广一带流传着一个歇后语:“张之洞当皮箱过年——习以为常。” 这位封疆大吏以不惜花巨资建学校、工厂和其他设施著称于世,但他绝不利用权势捞钱。张之洞“所到各省,从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赠礼物”。张之洞督粤时,时逢五十寿辰,为拒绝生日寿礼,他紧闭辕门,不纳贺客。广东海关依惯例每月送三千两规费给总督,他将此款按月存入善后局,用于修建广雅书院及救济灾民。暂署两江总督时,“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张之洞不为所动,反将这名道员“立劾罢之”。张之洞一生对上不行贿,对下不摊派。历任两广、湖广总督二十余年,经手的银子数千万,笔笔有交代,款款有着落,自己不取分文,虽然总有人指责和弹劾他“糜费巨款”,但指不出他有“中饱私囊”的任何事实。《清史稿》记载,张之洞“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就连他的丧事,也是靠门人幕僚送的“赙仪”办下来的。
    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张之洞由协办大学士升为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此时张之洞已70高龄,清政府也更是危机重重,摇摇欲坠。朝廷内部派争激烈,满汉矛盾尖锐,张之洞便努力“调停”,竭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1907年,张之洞重病时,依然坚持写好遗折苦心孤诣地进谏:“当此国步维艰,外患日棘,民穷财尽,百废待兴,朝廷方宵旰忧勤,预备立宪,但能自强不息,终可转危为安……”其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但腐朽晚晴已经积重难返,张之洞如何努力亦无济于事。宣统元年(即1909年)六月,张之洞还曾写一诗:“诚感人心心乃归,君民末世自乖离,须知人感天方感,泪洒香山讽谕诗。”这首诗成为他的绝笔之作。
    当年10月,张之洞病逝,享年72岁。
    汪兖甫挽联云:
    匡时头白调停策
    绝笔伤心讽谕诗。
    说张之洞像宋朝大臣范尧夫(纯仁)那样,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调停头白。 湖南名宿王闿运先生当年曾有挽联云:
     老臣白发,痛矣骑箕,整顿乾坤事粗了;
     满眼苍生,凄然流涕,徘徊门馆我如何。
    一位鞠躬尽瘁扛鼎重臣壮志未酬的形象跃然纸上。
    香公去世后,《申报》曾评价他“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新闻报》也称赞:“若与历代贤臣相比,张之洞不愧为诤臣、能臣、良臣。”
 
 
    作为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张之洞,是后世读书人一个难得的楷模。
    因此,每次阅读张之洞,就多了一层对旧时读书人的理解,也多了一份对一个真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远大抱负的敬仰之情;阅读张之洞,也就知道了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乏真正的有识之士,他们带着历史的使命和天下的期待,带着自身的经天纬地之大才和高尚的品德,走在民族振兴的大道上!
    孙中山曾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谈到近代工业发展史时还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美国学者威廉·艾尔斯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对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称赞 :“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台湾学者苏云峰更是高度评价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张之洞的领导;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不限于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国性意义。正是由于张之洞的贡献,而使中国教育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有人说,曾是一介书生的张之洞,就像一个思想开明的老中医,他思想上并不抱残守缺,而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怀着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之心,采用中体西用的方子,医治着已经病入膏肓的晚清。虽然张之洞竭尽全力,最终无力回天抱憾而去。,但用心良苦、鞠躬尽瘁的精神,他为中华民族进步所做出的那些贡献,是会永远留在历史上,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于是,阅读张之洞,就成了一个较为神圣的精神之旅。
    阅读张之洞,无疑是在阅读一本厚重的承载着民族振兴希望的大书,也是阅读到了一部如何认识认清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之神圣启示录。
    在新时代这一个特殊的春天里,再次阅读张之洞,身心再一次被感动,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次厚重而神圣的历史文化探秘之旅,更是一次次精神不断补给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读书人身心修养的一次深刻反思……
 
曹景常小传
 
    曹景常,笔名庄稼汉。河北省东光县人,现居长春。鲁迅文学院第二十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长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春市科普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儿童报》《中华读书报》《语文周报》《小学生阅读报》《词刊》《诗歌月刊》《诗林》《天津诗人》《海燕》《小说月刊》《小说林》《故事大王》《小学时代》《少年月刊》《翠苑》《红豆》等,出版有报告文学集《追逐太阳的生命》《五星红旗为什么这样红》、长篇报告文学《云涌大江流》《腾飞的雄鹰》,诗集《倾听春天》《北斗星下》,散文集《种梦手记》《快乐是条静静的河》《怀念收割的日子》等。
    作品曾获《文艺报》“改革开放三十年散文随笔征文”二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我与新中国风雨同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金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农村题材微广播剧剧本征集一等奖、世界华语童谣童诗大赛(抗疫专场赛)银奖、全国第二届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二等奖、人民文学杂志社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精神与科学精神诗歌大赛”二等奖,全国鲁藜诗歌奖二等奖、第九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一等奖、首届曹植诗歌奖、第三届民间鲁迅诗赛银奖暨“十佳诗人”、第二届“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二等奖、首届张之洞文学奖诗歌类金奖、良春杯科普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首届吉林省报告文学奖一等奖、吉林省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吉林省致敬见义勇为英雄征文特等奖、连续三届获得长春文学奖、首届张之洞文学奖金奖、长春市首届君子兰文艺奖等。
广而告之
相关内容
广告位 300*300
广告位 1200*90

吉林省科普创作网 www.jlkpzjw.org..cn | 投稿邮箱:jlskpzjxh@163.com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 | 吉ICP备2021008712号-1